45 Sheppard Ave East, Suite 511, Toronto, Ontario M2N 5W9
info@bravoholidays.ca 1.855.748.8168

千里眼中的《见贤思齐》

文/栾小惠 图/马千里

作为全世界有家谱记载的最长的家族,孔子及其世家俨然已经成为中华文化的标志性符号。在孔子去世2500多年后的今天,孔子的后人们都在做些什么?他们有着怎样的故事?

带着这种强烈的好奇,摄影家马千里扛起相机,辗转全国各地六年追寻圣人后裔,从300万孔子后裔中聚焦50名代表人物,拍摄完成了《见贤思齐——千里眼中的孔子后裔》。

0529-走(44-104)-OK_页面_35

见贤思齐,马千里将取自《论语·里仁》里的名言,选作这本孔子后裔摄影集的名字。他说,见到有贤德、有才华的人就想着向他看齐。这是圣人孔子当年做人的个性态度,亦是优秀孔子后裔薪火相传的共性品德。而拍摄的过程,亦让他对儒家文化的思考更加深入与自觉,使他对摄影艺术的理解愈发深刻和自我:“只有对圣人、贤达怀抱赤诚与敬畏,你的心灵才会平和、平静,托镜头的手才能平稳而不抖颤;人与机器的平衡,岂止是靠技术与技巧,更需要见贤思齐的心境。”

至今,马千里先生仍不忘2009年那次与“衍圣公” 的偶然邂逅。那时,马千里带领外地摄影家到孔府采访,当走到孔府后花园附近的后五间展览室时,悬挂着的历代“衍圣公”画像引起了马千里一连串思考。

0529-走(44-104)-OK_页面_36

“这些衍圣公看起来都是一个模样,正襟危坐,穿着差不多的衣服,连表情都很相似。我感觉这些画像被森严的封建等级给禁锢住了,没有反映出人物特征,都是些程式化的东西。”马千里说,他在生活中接触到的孔子后裔可不是这个样子,他们各有性格,生活状态迥异。因此,马千里决定寻找孔子后人中的优秀者,用影像记录下他们的生活和工作,记录他们目前的生存状态,为人们呈现并保留下一条鲜活的孔氏血脉。

马千里通过各种渠道搜集孔子后裔中优秀的人才信息,仅从书店买回的有关孔子家族介绍、孔子后裔的传记就有几十本。在随后六年的时间里,他“不是在采访拍摄着,就是在采访拍摄的途中,或者是在为采访拍摄准备着”。他拿出全部假期和双休日、自费奔赴全国各地拍摄孔子优秀后裔,行程超过5万公里,拍摄完成了近百幅孔子后裔杰出代表的工作和生活照。

“每一幅照片拍摄的背后都有很多故事,这也让我更加深了对于祖国传统和现实的热爱。”马千里说。

0529-走(44-104)-OK_页面_37

《见贤思齐——千里眼中的孔子后裔》一书付梓后,马千里先生才感到如释重负,他感慨自己终于能将这样的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题材完成了。

中国孔子基金会原副理事长刘示范在看完这本书的样稿后指出:这本书的灵魂是孔子的“德侔天地,道冠古今,删述六经,垂宪万世”!一语概之;“孔子一直活着”!其德、其道滋养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创新!人类在呼唤孔子!

潘鲁生在为这本书作序时这样评价:“马千里的摄影作品,让我想起一个古老的部落传统,当人们奔跑行进得非常快的时候,总要停一停,以免自己的灵魂跟不上失了神。其实这是一种发展的隐喻,当我们的社会以经济和技术为轴心快速发展的时候,恰恰需要文化思想和精神的跟进。对我们来说,需要延展中华文明内在的精神,延续作为经典的儒家文化的血脉。这种传承与延续不是虚无的而是具体的,不是宏大的而是日常而且细微的,落实到艺术就是寻找到这一文化血脉在今天的载体,用感性的语言去表现传递历史和民族心灵深处深邃激荡的精神和智慧。”

正如其所说,马千里是这样一位有文化担当、文化情怀和艺术创造力的摄影家,他把摄影艺术与文化主题相联系,将手中相机对准了孔子的后裔,在人像摄影中阐释和传递精神文化的演进变迁与传承发展。他所做的最终追寻是“让孔子独特的人性光辉温暖心灵”。

虽然耗时冗长、拍摄量也远超预期,但马千里感觉仍然留下了不少遗憾。“比如外交部的孔泉,他是孔子第七十六代孙。但由于公务繁忙,甚至连他的父亲都联系不到他,经过数次努力,我始终没能联系上孔泉本人。这样一位优秀的孔子后人没有采访到,真是挺遗憾的。”马千里说,不仅如此,毛主席的外孙、外孙女也都是孔子后人,但同样没有联系到进行采访。

据孔氏家族2009年第五次《孔子世家谱》调查的资料显示,据不完全统计,到20世纪末,全世界孔子后裔已达300万人。2500多年以来,孔子后裔遍布世界各地,除中国内地以外,台湾、香港、韩国、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缅甸、美国等国家和地区数量较多,英国、瑞士、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也有一定数量的孔氏族人。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在摄影家马千里先生眼里,拍摄孔子后人的事业远没有结束,“下一步我会继续加大寻访的力度,把更多的优秀的孔子后人,特别是海外的孔子后人纳入我的拍摄计划中,争取再花上几年的时间,真正做到把优秀的孔子后人全部用我的镜头记录下来,为历史和中华文化留下一道厚重而亮丽的色彩。”

(本文图片由马千里提供)

0529-走(44-104)-OK_页面_38

 

 

马千里  曾担任走向世界杂志社摄影记者、摄影部主任、高级记者、副社长。现为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新闻摄影学会理事、山东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山东省新闻摄影学会副会长。山东省泰山文艺奖评委,山东新闻奖评委。曾获“山东省十佳青年记者”、“山东省德艺双馨中青年艺术家”、“山东省对外传播奖优秀工作者”、“齐鲁杰出摄影师”等称号。2008年作为山东新闻宣传界的代表参加北京奥运会火炬传递。曾获国际国内外摄影作品奖40余项,发表摄影作品6000余幅,撰写学术论文9篇。